2024年,国产的狂热竞争依旧没有停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新能源同比分别增长28.2%和31.8%,市场占有率已接近三分之一。随着新能源市场被彻底打开,这场新势力的突围赛,也就此变成旧势力的翻身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传统合资厂商巨头本田也终于在本月再次发力,推出全新的纯电品牌“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Part 1 W架构,本田的反攻
如果说电车发展至今,有哪些认知被彻底颠覆,那一定是“纯电≠装个电池”。
尤其在中国消费者眼中,电车的意义可能并不在于“环保”,更在于“体验”。而当竞争对手都在卷智驾、智舱,只有电池才仅仅做到了三电(电动机、动力电池、电控系统)的三分之一,也自然难以翻起什么水花。
逐渐地,是否拥有真正的纯电架构也就成为检验“真·纯电”的试金石。
显然,“烨”品牌是懂得这一点的。在新品牌的发布会上,本田官方一同宣布了“W”架构(Architecture W)的诞生,正式对纯电市场发起进攻。
据官方介绍,“W”架构专为纯电动车打造,并由Honda中国研究所的年轻本土团队开发。
“W”架构将成为纯电时代本田的“智慧中枢”,集成了底盘、三电、智能座舱等一系列关键配置,立志于为中国市场带来“驾趣、舒适、安全、智慧”四个全面升级。
为了提升驾驶乐趣,“W”架构将搭载3合1的高功率电动机和一体化压铸全铝外壳的大容量、高密度电池。同时提供单电机后轮驱动和双电机四轮驱动两种驱动方式,其中,单电机后轮驱动依靠高功率后驱电机,实现前后50:50的重量分配;双电机四轮驱动依靠前后两组高功率驱动电机,搭配电子悬架,并根据不同路况和驾驶需求,精准分配前后轮动力,让驾驶体验更升级。
底盘方面,“W”架构则采用了前悬双叉臂、后悬5连杆的悬架形式,通过本田的运动级调校技术,更好地过滤路面的颠簸,同时在转弯时减少侧倾,大幅提升车辆俯仰抑制能力,解决纯电车容易晕车的问题。
“W”架构还带来了舒适升级。超大的轴距设计,加上本田最拿手的“M·M”理念、空间魔术师技术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更符合中国人偏好。
同时“烨”新车将大量采用高强度钢材,也将采用1.2万吨一体式大压铸全铝电池外壳和业内领先的分体隔离式电池冷却系统,从内至外多重保护电池安全,实现车身安全升级。
而在中国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智能化方面,“W”架构提供高度拓展性的FoD服务,可根据个人喜好定制多种不同驾驶模式的选择或专属功能设置, “W”架构还融合了Honda SENSING 360+和Honda CONNECT 4.0的智慧数字座舱,结合主动AI智能技术,让车辆可成长、可拓展。
事实上,“W”架构对于本田的电动化转型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棋。
纯电架构究竟为什么这么重要?可以想象建设一座高楼,人人都知道,想要建好这座高楼,最重要的就是打好“地基”。
而纯电架构,就是电车的“地基”。只有用底层架构配置好三电关系,才能建设好驾乘、人车交互、辅助驾驶等体验的每一层楼。
因此,国内目前主流的车企大多都拥有自己的纯电架构,势必要把这项技术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例如,比亚迪的e平台3.0、易四方平台,理想的LEEA3.0平台、小鹏的SEPA2.0扶摇架构、零跑的四叶草架构等等。
而从0开始打造一个纯电架构也往往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精力,对于厂商本身的技术水平要求也非比寻常。例如,吉利的SEA浩瀚架构仅研发就耗时4年,投入总金额更是超过180亿。可以合理推测,本田在“W”架构的研发上同样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高投入同时意味着高回报。“W”架构为本田带来的将不仅是实力的证明,更是信心的回流。
从产品的角度看,纯电架构不仅能提升单款车型的体验,还能提供更高的包容性,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开发从A级到E级,从轿车、SUV、MPV,到超跑、皮卡等各种车型,对于“烨”系列的迅速拓展提供极大的利好。
而对消费者来说,厂商愿意自研纯电架构意味着品牌有实力,研发出的产品更以车主为核心,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心安的了。
Part 2全面中国化,转型不是口号
想要在群狼环伺的中国纯电市场分得一杯羹,“W”架构显然还不完全足够。
了解对手、加入内卷,在最前沿的中国市场,只有全身心融入,才能赢得更多胜算。
在此次“烨”品牌的发布会上,本田中国本部长 五十岚 雅行多次强调“烨”是“基于对中国市场的洞察,以中国消费者需求为核心,专为中国市场推出的品牌”。
不仅如此,“烨”品牌还彻底放权于中国团队,由Honda中国年轻的研发团队自主设计,并将与多家中国供应商紧密合作。
这意味“烨”的全面中国化。
作为一粒用来“打前锋”的先手棋,在中国市场“学习—成长—反哺”是“烨”的使命。
以“烨”的新车型“烨GT CONCEPT”为例。官方介绍这是一款100%本土研发的车型,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2岁,且工程师均来自国内。
从实车上来看,新车无论是设计还是功能也确实很有中国式“电”味。
“烨GT CONCEPT”上,隐藏式门把手、电吸门、全景天窗、电子后视镜、头枕音箱一应俱全。车内的大尺寸中控屏、无线充电、语音助手、人机交互也都是主流水平,还加入了一些独特的小心机——副驾采用的光场屏甚至在国内都是独一档的存在。
更出乎意料的是,“烨”还选择了多家中国供应商合作:电池采用宁德时代、副驾光场屏和互联系统与华为联手、智舱与航盛电子合作,语音系统则选择了科大讯飞。
“现在中国汽车行业,包括供应商,确实都走在最前端,自动驾驶和智能化技术比较强。”五十岚雅行本部长对现状非常坦率,本田中国执行副总经理宫原哲也更是直接表态“对于这些先进技术,Honda会积极与中国非常优秀的专业厂家进行合作。”
在自动驾驶方面,本田是全球最早将L3自动驾驶技术搭载在量产车型上的。拥有强大的技术积淀。并与中国优秀企业强强联合。
宫原哲也专访上表示:“我们也在探讨如何选择更好的合作伙伴,一起做自动驾驶方面的拓展,同时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基于中国市场的用户需求,打造更好的产品。”
得益于长久以来丰富的技术沉淀,未来或许本田将成为智驾领域的一匹“黑马”,将日系车企对自动驾驶的理解,传递给中国消费者。
在中国“共同研发、共同推进”,这无疑让我们看见了“烨”和本田电动化转型的决心,也说明了本田对于智能化的包容态度——强劲的对手并不是障碍,合作才是正解。
从另一种层面来说,我们也可以预见一个更中国、更开放、更前卫的本田,“烨”的产品竞争力或许值得人们另眼相看。
Part 3真·本田,畅销的底气
从电动化转型开始至今,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品牌们,那就是个性与共性的共存。
在电动化时代,飞速迭代的产品和趋势确实不便去讲“长期主义”,但本田仍旧在尝试。
自1998年广汽本田成立,第一辆雅阁(参数丨图片)进入中国起,本田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王”,也为日系车打下了口碑。
目前,本田在中国汽车累计终端销量突破1,800万辆,飞度、缤智、思域、CRV、雅阁等等经典款构成了人们对本田的全部印象:好开、耐用、保值。甚至有“一日本田,终生本田”的传说。
本田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与其长期以来“以人为本”、“驾驶的乐趣”、“操控的乐趣”、“MM理念”的造车理念脱不开干系。
电动化时代,本田明白,即使“烨”是一个注定更激进的品牌,但消费者熟悉且喜爱的那个“本田”,它一定不能丢失。于是,我们即将看到一个在原有基础上“更好开”、“更有趣”、“更有范”的本田。
如何更好开?在几乎所有的电车都在聊大马力,但丰富造车经验告诉本田,“速度”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可靠的三电硬件、优秀的底盘调校、媲美燃油的驾驶乐趣和个性化的驾控模式,才更缺一不可。
毫无疑问,这些关键因素都被集成在“W”架构中——这个凝聚了本田多年造车智慧、传承了本田运动基因的平台,才是电动本田的“王牌”。
对此,宫原哲也也难掩自豪:“虽然电动车非常重,但Honda基于长期以来汽车研发的经验,在汽车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有机会请一定感受一下新车型的轻快感、舒适感和运动感。”
如何更有趣?对于本田来说,它意味着一个有生命感的智能座舱,也意味着一个更懂你的汽车伙伴。FoD服务提供的R超享模式和V专属模式,让驾驶更加个性和私人化。Honda SENSING 360+、Honda CONNECT 4.0和AI的帮助,让“烨S7”和“烨P7”成为更贴心的伙伴。
不是为了生存而赶路,而是为了快乐而驾驶,这一刻的笑容就是本田多年以来不曾放弃的追求。
我们可以期待,“烨”仍然是那个让曾经的年轻车主高呼“神车”的本田,那个既能兼顾生活、又能“激发本真”的本田。
如何更有范?本田向来是年轻人的“车品”风向标,一个电动的本田,也将用全新的面貌迎接新一代的年轻车主。
从“烨S7”和“烨P7”的全新外观上就可见一斑。突进感的外观、锋利的线条、动感的车身,是锋芒毕露的处世态度。而车内的舒适感和自在感,则是留给人们的生活出口。
电动时代的本田看似变了很多:全新“H”标识的新logo、纯电“W”架构的新驾控、“一触未来”的新设计、AI的新力量……将“自由移动的喜悦”推向新高度。
但当你仔细观察,燃油时代的本田并没有走远:严谨的造车理念、以人为本的造车起点、对驾驶乐趣的不变追求、对驾乘属实的不变坚守……一切都在提醒着人们,本田还是那个值得信赖的本田,你也还是那个相信本田的你。
转型不代表抛弃所有,“烨”正在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一条创新且守正的长期主义的路。
Part 4胜负未定
随着“烨”的入局,本田有望成为日系车中电动化转型最彻底、最根本的品牌。
选择在这一时刻进入这潭深水,在五十岚雅行看来是因为“目前各方面条件都已具备并且成熟”。但中国纯电市场的硝烟短期内不会散去,“烨”的发布还仅仅是一个开端。
按照规划,“烨S7”和“烨P7”将在今年年底开始上市, “烨 GT CONCEPT”将于2025年上市。
“烨”是否能像其名称一样“璀璨、闪耀”?我们拭目以待。